刘濞从吴国国都广陵(今扬州)起兵,然后迅速向西渡过淮河,不久就和楚国的叛军汇合在一起,吴楚联军超过40万人,兵势极大。
刘濞向天下发布反叛文书的同时,大量任用自己的门客、幕僚、臣属做将军,因此,叛军刚刚出发的时候,有谋有略的豪杰就来向吴王献计。
当时吴军中担任大将军的人是田禄伯,他曾是吴王的大臣,此人颇有计谋,他看出争夺天下的胜负在于中原,而中原的得失取决于梁国。
但是梁王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弟弟,兄长有麻烦,肯定会拼死捍卫的,这样双方就会处于相持状态。
田禄伯很想打破僵局,他主动来找吴王,献出了一条奇计,他大体的意思是想从东南面偷袭武关,出其不意进攻关中。
这样可以打乱汉廷的军事部署,甚至可以加速汉军阵营的混乱和溃败,因此需要吴王分给田禄伯五万人马,让他沿着江淮水系,逆流而上。
田禄伯认为可以先后征服保持中立的淮南王国和长沙国,接着也可以追溯到汉水的上游,再用奇兵攻击关中之地,到时候,就可以与吴王会师,合力攻打关中。
哇,此计阴险毒辣万分啊!想当年,汉高祖刘邦就是通过偷袭武关和尧关,最终兵临秦国咸阳城下,在“先入关中以之为王”的约定中夺得头筹。
可见,田禄伯很了解关中的形势,那里是四塞之地,关中北有萧关,南有武关、尧关,东有函谷关,西有大散关。如今,一旦突破武关,长安就危在旦夕了。
但是,此计的难处在于先后要抢占淮南王国和长沙国,这样损耗较大,而当初的刘邦高明得很,他一路进军,每过一个城邑,就与当地长官“约降”。
声明只要放弃抵抗,投降刘邦,不仅能够保住乌纱帽、待遇不变,以后到了成功之日,还可以加官进爵。
当时,暴秦的人心尽失,沿途郡县官员纷纷投诚,还供应刘邦军队的饮食,这样使刘邦兵团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挡,就能快速挺进到武关面前。
刘邦又是攻击,又是约降,还搞偷袭,结果最后两重关卡被破,子婴被迫投降,秦王朝就此灭亡。
如果,当时吴王头脑清醒,倾巢而出,走田禄伯所说的这步险棋,说不定就能再度创造出汉高祖的传奇。
只不过,吴王找了他的太子来商量,这位太子显然很忌讳他人争功,猜忌之心顿起。
他反对的理由很简单:造反的事情不能依靠他人,就怕他人也会反叛,不想白白耗损了力量。所以,吴王否决了这个提议。
由此可见吴王父子正正是作贼心虚呀!就像抢银行的劫匪,也担心人家抢了他的赃款一样。嘴上说大加封赏,心里面却提防别人,生怕人家抢了自己的地盘,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嘴脸暴露无遗。
想当初,汉高祖就是舍得将天下与有功之人共享,懂得重用人才,那样激励了海内豪杰,最终夺得天下。
可见,吴王刘濞就是一个反贼,不是个君临天下的主儿,注定成不了大事。
评论